新世代的經營與策略聯盟
- 陳宗賢
- 點擊數: 3639
新世代的經營與策略聯盟
未來是整合的時代,新舊世代如何在整合過程上共創事業?首先要了解台灣的產業經濟發展史,以及在這個發展史上台灣的經營模式發生了什麼變化,如此我們才知道面對新世代,我們該以什麼方式來共創事業。
台灣產業經營的契機
1960年前:小本經營模式
1960年後:OEM發展機會,創造經濟奇蹟
1980年後:輕工消費產品的時代
1990年代:電子產業的主流帶動,大量西進,再造經濟發展
2010年後:台灣失去產業主導優勢,開始尋找新出路,多元化發展出現
1960年是一個很重要的分水嶺。1945年到1960年台灣歷經戰後的重整、恢復與穩定,整個產業都是屬於小本經營。台灣很多中小微型企業都是在這個時期創立。然而,發展至今還是中小微型企業就值得深思。
其實,這與台灣的民族性有很大關係。台灣的民族性就是寧為雞首,不為牛後。再者,就是賺到錢之後一定置產,不在資本投資(研發商開、設備、人力資源)上加碼,因此才會在發展過程中卡住,50年前是中小微型企業,50年後的今天還是中小微型企業。
1960年到1980年這20年間是台灣經濟奇蹟的開始。台灣能夠打造經濟奇蹟,靠的是OEM(代工)。然而,50年前做OEM,50年後的今天還在做OEM,就會做得很辛苦。
因為OEM是新興國家的特色、優勢,台灣已不再是新興國家,而是接近已開發國家,已開發國家的特色就是消費經濟、知識經濟,而不是製造經濟,因此台灣還在做OEM的傳統製造業發展至今就會陷入衰退或停滯。
1980年到1990年這10年間是台灣經濟的一個重要轉變期。這個轉變是台灣的輕工消費產品(諸如傘、紡織品、腳踏車、小家電、音響、收音機)蓬勃發展,創造很多世界第一。它也開啟了台灣最強勢的外貿產業。這些外貿產業的老闆英文能力都不是很好,卻可以拎著一卡皮箱走遍全世界,做盡全世界生意。
可見,我們不要妄自菲薄,認為台灣很糟糕,台灣曾有榮耀的時代,只是這個榮耀在舊世代創業者一味地守成下不再持續。
1990年到2010年這20年間是台灣經濟的第二春。台灣IT產業橫行全世界,帶動周邊產業快速發展上來,國家經濟、國民所得也跟著快速提升上來。
然而,國民所得一提升,後遺症就是企業開始往勞動成本低的國家外移。基於語言問題,台商是西進多於南進。而台商大舉西進的結果就是台灣的資金、技術、人才都被掏空,於是2010年開始,台灣產業就失去主導優勢,台灣經濟就陷入困頓局面,必須尋找新的出路。
新的出路是什麼?就是多元化發展。多元化發展,意味著文創產業可以是一個出路,電商產業可以是一個出路,沒有什麼產業是主流,端視誰願意發想創新、誰願意與末端市場結合而定。
台灣企業經營模式的演進
若以經營模式(Business Model)觀之,台灣企業可分成三個大世代:
1950年代前出生者:創業世代的家長式領導
1950年代後出生者:創業者與管理階層的西式經營管理方法的導入
1970年代後出生者:新創業世代與接班世代,出現新舊經營管理模式的衝突
1950年代前出生者是台灣的第一波創業者。他們打造了台灣的基礎產業。因為受到日治時期的教化與中國傳統儒家思想(絕對服從)的影響太深,經營模式主要是家長式領導。家長式領導的常態就是會把「想當年」掛在嘴邊,一天到晚以家長式的思維壓迫員工,要員工必須接受服從。
這樣做沒有什麼不對,因為當時的時代背景就是勞動力充沛,工作機會不多,上班族一有工作可做,就會認真配合。而1970年代後出生者,因為生活開始富裕了,沒有吃過那種苦日子,眼見所及都是平順的,因此思維模式會與1950年代前出生者不同,心裡會有很多想法與主張想要表現出來。這是世代環境差異造成的世代思維差異。
1950年代後出生者是台灣的第二波創業者,也是台灣企業重要的管理階層。他們的特色是接受西式的經營管理方法。因為上一代接受的是東方的管理思想,這一代接受的是西方的管理思想,兩種不一樣的思想一碰撞,就有衝突爆發,這個衝突的爆發就突顯在1970年代後出生者身上。
1970年代後出生者把兩種不一樣的思想都推翻了,自有一套自己的想法與主張,因此被稱為新創業世代、接班世代,或新世代。而與新世代相對的就是舊世代。但凡1970年代前出生者,都是舊世代。舊世代與新世代之間有隔閡是必然的,這沒有誰對誰錯的問題,這是世代環境差異造成的世代思維差異,因此無論是新世代,或是舊世代,都不能否定對方,都應該尊重對方,與對方溝通,才不會總是在雞同鴨講。
台灣企業的未來新經營模式
面對台灣整個產業經濟到整個經營模式的環境演變,我們如何運用這個環境演變來創造我們的未來?有以下7個重點:
1. 小而精緻的區隔模式
2. 整合多樣的平台模式
3. 跨境經營的國際模式
4. 結合經銷的連鎖模式
5. 整合併購的巨大模式
6. 策略整合的聚落模式
7. 策略聯盟的合作模式
第一點意味著不要再做OEM、大量平價,大量平價不再是台灣的強項,因為光是中國大陸的大量平價就可以把我們打趴。比起大量平價,我們要走的應該是小而精緻、小而有特色。若是製造業,就要縮編人力,走上全自動化。
第二點意味著不要再陷入專業、專精的專注,專業、專精的專注是20世紀的王道,21世紀的王道是整合(Integration)。要當一個稱職的經營者與管理者,就必須學會整合。整合要做得好,就必須多職能化。
而整合多樣,就意味著產品要豐富化,通路要多元化,只做一個專精的產品與通路是不對的,應該運用IPO(外購)來滿足客戶想要一次購足(One Stop Shopping)的需要,應該透過各種不同的通路來與末端的消費者接觸。
第三點意味著要離開台灣,離開台灣可以是引進來或走出去,走出去的方式不必再像過去做外貿一樣一定要親臨現場,身歷其境,網路時代下,只要我們會玩網路電商,就可以做盡全世界生意。若是外銷,官網就還要多國語言化,例如我們要做東協市場,東協國家的語言就要出現在我們官網上,如此,做跨境經營的運作才會有效。
第四點意味著要導入授權連鎖,亦即我們的客戶若是經銷商,不管國內或國外,我們都要把他們整併成我們的連鎖體系,讓他們掛上我們的招牌,其餘的就由他們自行運作,他們的商品可以向我們買,也可以向別人買。
第五點意味著要擴大我們的影響力,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整合與併購。全世界的集團發展,諸如鴻海、飛利浦、IBM,都是從整合與併購中做大的,因此不要視併購為畏途。
併購不是我們併了人家之後就唯我獨尊,也不是我們被人家併了之後就消失不見。併購是被併的人變成專業經理人,團隊還是繼續保留下來,或是被併的人還保有部分股權,不會完全消失。當我們懂得透過併購來集合眾人力量,就可以變成一個大集團的操作。
第六點意味著要建立中衛體系,把我們的上中下游整合在一起。換言之,聚落就是中衛體系的概念,在零售流通業稱為集市、商圈。產業發展必須跟著聚落走,才比較容易發展上來。目前台灣的紡織成衣聚落在台南,紡織染整聚落在桃園,汽車零組件聚落在龜山到八卦山,工具機與精密產業聚落在豐原到員林。
第七點意味著要進行異業或同業的合作。換言之,同業未必要相忌,可以相輔相成。當然,異業更可以相輔相成,因為TA(Target Audience)一樣。如何相輔相成?就是透過同心圓理論,針對本業的客戶,賣他要的本業周邊、乃至異業商品給他。本業周邊及異業商品哪裡來?不需要自己生產,IPO(外購)就可以搞定。
發展IPO,策略聯盟是最好的方式,因此我才會透過聯聖商會組成一個67聯盟(新世代菁英策略聯盟),讓新世代與年輕世代有一個群聚可以彼此交流、彼此合作、彼此提攜。即便大家的行業都不一樣,只要TA一樣,TA要什麼,我們就運用策略聯盟下的IPO來滿足他,如此,我們的獲利就會很快翻轉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