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小精悍,台灣企業攻略各國市場的方針
- 陳致瑋
- 點擊數: 3352
市場和經濟的兩大型態
抵可分成兩大型態,一是動輒上百億的大資源企業和大市場,二是聚焦於核心技術的中小企業與小市場。經濟活動就依照這兩大板塊有了不同的運作模式,一個是大國大市場,一個是小國小市場。
國家的經濟能力可再依照科技軍事、國力經濟、人民素養這三大條件來判斷是否為先進經濟體。再以人口數與國家是否為先進經濟體交叉後,可以看出國家的經濟動能。將上述兩項條件納入DMA動態矩陣分析(Dynamic Matrix Analysis)中,可以歸納出一個「DMA經濟體」的決策矩陣模型。
大國大市場需要至少1億以上人口才能算是一個夠份量的經濟體,足以支持供給內需和外銷的經濟動能。
以國家人口數對照國家先進表現來看,中國大陸、美國、日本都是一個擁有足夠人口來制定自己國家技術和產業規格的大國。
其中舉一個很特別的國家「中國大陸」來說,雖然它總人口的實質所得偏低,但是取總人口的20%作為高收入的經濟活動人口數來推估,也有2.68億人之多,因此可以算是一個人口數比日本和多數歐洲先進國家多、比美國略少的特殊型態之高度發展經濟體。
高經濟產出人口多,因此擁有足夠條件支持科技軍事、國力經濟、人民素養,這三大條件的發展,內需與外銷的經濟活動自然更加活潑。
當一個國家人口數也足以支持內需經濟體的市場運作時,進口量便足以支持一個國家零售貿易業的發展,相對也會支持該國家服務業的發展,這個內需市場的消費動能足以支持一個國家的經濟運作動能
另一種大國家是人口很多但是屬於非先進經濟體,印尼即是。印尼正處於發展中國家,科技軍事、國力經濟、人民素養等條件都不足以支持發展國家主導的標準規格,因此需要大量倚賴先進國家的技術,但國內的大量人口數卻可以成為先進國家所需要的廉價勞動力,因此雖然內需市場動能普通,但是廉價的勞動人口卻能吸引先進國家來設廠招工,提升該國的製造業產值,驅動該國的外銷動能擴大。
對於人口少的國家,內需市場本來就是一個淺碟子,很難從中掏出大量金礦,因此內需市場往往很難支持一個產業就單做一種產品以致獲利,必須靠多角化發展才能夠支持企業的獲利。
換句話說,在人口多的國家,單靠賣一罐飲料、一支牙刷、一種便當就足以支持一家企業的營運並獲利,但對於人口少的國家,這樣的模式很難用來支持企業的運作,必須多開發一些飲料,做出更多類型的便當才能夠支持企業的運作。
這樣的淺碟型內需市場會刺激該國家不斷朝向創新,雖然內需的含金量有限,但如果透過「多角化創新」不斷變化新的商品吸引消費者消費,也可以創造出一個規模經濟,雖然大不起來,但終究能夠因為不斷創新而維持發展的動能。
對於先進的小國家來說,內需雖然消費量有限,但開發出來的好物卻可以用來外銷,一旦切入大人口數的國家就能創造強勁的出口貿易動能。
攤開台灣過去40年來的發展歷史,就是一個從弱勢小國轉為先進小國的縮影。過去40年的台灣經濟模式就是從「製造出口」轉為「精密製造出口」、「創新美食出口」或者近期開始受到重視的「文創出口」來維持國家的經濟發展動能。
韓國、台灣、瑞典、荷蘭、瑞典、瑞士都不是DMA經濟矩陣中的經濟大國,但都是靠著先進科技的發展和不斷的投資,對外出口貿易活動量大,這對外貿易輸出所賺取的外匯就足以支持國家的經濟發展。
上述的先進小國都必須靠著靈活的頭腦和創意不斷在既有的基礎上創新、創造與抓住新的市場消費需求。
大國看到小國的技術發展,一定會引進資源跟進或者發展類似的模仿技術來取代你或者把你買下來,因此小國就必須不斷靠著創新,才能不斷跑在大國之前,以維持發展優勢。
國小又處於科技經濟發展的弱勢,則必須學習像是台灣、瑞典、荷蘭這樣的小國經濟體,傾全國有限的資源挹注於一個創新產業的發展,否則國家的經濟將無法獲得足夠的發展動能。弱勢小國能否有起色,就看國家領導人是否有遠見,能夠看得遠,有那股魄力做必要的中長期投資。這需要領導人的魄力和眼光。
上述的綜觀雖然看似基本的國際經濟概念,但是用於企業的發展佈局卻很貼切。
台灣的型態該怎麼做?
台灣企業的性格就像是國家的規模,小小的,但是可以很靈活,可以很精悍。台灣企業家就是因為內需市場小,很難創造出強大的營運動能,因此台灣企業若是固守在台灣,以現有的品項來銷售,能夠創造的營收動能一定就受到地區消費動能的限制,發展到了一個瓶頸後就很難再有成長。
這是地區性格局限制了營收成長動能,但是如果走向國際貿易,銷售量與營收可成長的動能就能很快倍增,因為區域性格局限制不存在了,接觸到的也就是更廣大的市場。
反之,大國市場則可以挖得很深,因為可以服務的消費者或客戶數量很大,一支產品可以賣很久,量也可以賣很大,因為接觸到的需求者很多。
中國大陸、美國、日本、馬來西亞等市場都屬於大國市場,一支產品創造的營收是相同商品於小人口國家中的好幾倍。小國經濟缺乏龐大的購買人口數,產品很快就滿足該區域的客群,因此要不斷變,不停創新,以維持穩定的回購量、再購量,否則企業的營業活動很快就會停頓下來。
以南韓、台灣、瑞士來看,都是選定高科技、精密工業為主要發展的經濟產業,因為國家的天然資源有限無法靠天然資源發展國家經濟,因此必須選定一項乃至多項的利基產業發展複合型出口經濟,交織出強大的出口動能。
以南韓、瑞典為例,除了上述的複合型利基產業外,本身還發展重工業,因此國家還有其他的重工業發展以及出口動能可以為國家創造額外的外銷營收。
台灣、荷蘭因為缺乏足夠的重工業發展基礎或條件,無法朝向韓國、瑞典模式發展,因此便將剩餘的生產力轉入發展服務業,因此各型的知識型產業、服務業等便百花齊放,發展出特殊的知識型、服務型經濟產業。
雖如此,也獲得相當的成功,並且因為發展創新型服務業和知識型服務業而造就了一股強大的創新動能,滿足小小的內需市場。
因為創新,所以縮短了消費週期,消費金額雖然不大,人口雖然不多,但是藉由高周轉消費,也維持一定的經濟動能。
加拿大、義大利、西班牙、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等國,雖然人口較小國多,但是因為自身保持的政經發展方針較保守,因此多半都是農業或者靠觀光收入居多。加拿大因為接壤富裕且浪費的鄰居,光是每年生產的經濟作物供應給美國一個國家用就夠用了,加拿大很少思考需要積極發展其他的經濟產業,也因此雖然地大物博,擁有很大的潛力可以扶植利基產業,卻因為靠著便利,發展動能相對弱。
其他國家則是因為政治、民情、宗教等因素導致經濟發展受到限制,開創動能不足,除非受到外在很大的刺激,否則也缺乏危機意識發展得以強大國家的經濟方略。這些擁有更多人口的國家也不是因為天然資源缺乏而無法發展產業,多數都是因為沒認真去思索,沒善加運用自身的優勢,以致雖然先天條件充沛,卻因內在本身的惰性因素而讓國家的發展成長動能趨緩。
企業如同國家,必須積極創新求變
如果國家沒有積極尋思進取之道,就會如同人口雖4倍多於台灣的菲律賓,曾經是亞洲經濟最發達的國家,如今卻還沒找回那股強大的經濟動力。南韓、台灣、荷蘭雖然先天經濟條件不足,但是靠著強大的危機意識,不斷鞭策自己往前、往外發展,並且不斷就現有基礎尋思創新求變之道。
雖然很多人說台灣已經於亞洲四小龍中敬陪末座,但是那是國家的政策發展不明確所導致,民間企業的動能不曾衰減,反而不斷創新與突破,反而有股民間力量帶動政府政策跟進的味道。
且不論台灣的政治因素,反觀企業的發展政策,如果企業家領導企業體時能夠如上述所言,用積極和創新的力道去改革,去破立,台灣的企業雖然小,雖然面對強敵環伺的大人口國家競爭,只要找到自己的利基,找到自己的進步動能,一樣能夠創造快速靈活、精悍勇猛的競爭力。
大資源要考慮的項目與層級很多。小企業要考慮的少,因此可以比大資源調度和大巨人的運作更敏捷,台灣企業要善於活出這片土地塑造出來的快小精悍特性,攻略市場,將焦點定睛在國外市場,相信一定可以創造出極大的經濟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