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國際化,也需要有國際觀
- 陳致瑋
- 點擊數: 4539
企業國際化,需要先建立國際觀
台灣這幾年,對中國大陸和東協各國的依賴度更深了。台商,逐漸將製造中心轉向中國大陸和東協地區,當然產業鏈也跟著過去。
台灣的製造產業,還留在台灣國內的,只剩下高端科技業,但很快地,它們也將外移。
台灣企業,僱用人數多者,仍是製造業為主。製造業的特性就是會跟著產業鏈移動,這也是中衛生產體系聚落的必須。中心聚落在哪裡,周邊的供應鏈就要跟著移動,頗有逐水草而居的味道。
也因此事業的格局大了,也因為兩岸都有基地,都需要各別發展組織和管理,經營模式也得跟著國際化。
企業走向國際化是好事,我們也都樂觀其成,但是隨著國際化的佈局啟動,腦中的思維模式仍舊停留在「在地化」,總是用著慣性思考想著兩岸事業的管理,就連供應鏈、物流、人力調派都用台灣的格局在想事情。
外體已經走向國際,但腦中仍停留在區域市場的格局,國際觀不夠。
國際觀不夠,對於國外事務,對於他國的人文環境、社會政經、地理歷史的關心明顯的不足,一味地乞靈於過去的經驗法則,企盼過去的成功經驗能夠對於跨入國際幫上一些忙。
國際觀的具備與否,其實不能一廂情願。方法不對就是不對,這不是努力與否的問題,更不是花了錢就一定會看到結果。當然,這些年來,台商在中國大陸、在東協諸國的佈局,也因此繳了不少的學費。
付學費學經驗,話說的雖然沒錯,但是把大把的鈔票花在國外,引發大量的資金外流,台灣國內的流動資金也就相對減少了。此外,國內人才的國際素質和眼界的提升與擴大仍舊相對不足,是一個隱憂。
企業國際化,需要先建立國際觀。
先在公司內部擴大國際事業,在公司內部培養具備國際化認知的人才,這是第一步。少了這一步,企業說跨出去,終究只是老闆一個人的一廂情願。部屬,並沒有很想要跟著老闆的角度思考,答應派駐外國。
因此,2012年的今天,台灣國內的老闆,各個都辛苦。辛苦的是,跨國飛行與出差,很多都是親力親為,事業規格再大,也都只是老闆一個人的忙碌,有幾個能夠分攤經營者的勞苦?其實,多數經營者,拼的,都不是為了自己,而是一個能夠永續的事業。這麼多人領著公司的薪水,擔在肩上,是個重責。薪水發不出來,那種壓力,幾個能夠體會?
所以,國際化的方針是對的,但是提醒,不要太急,不能沒有人。要出去,人才就要準備好,不然寧可待下來好好用心提升素質,效法瑞士的精密工業精神。
瑞士的人口僅720萬左右,台灣的1/3而已,但是GDP總值卻有台灣一半。他們沒有選擇移往東歐或南歐,選擇待在瑞士,就要認知到必須提升自己的技術實力,並且跨出去,做國際市場的生意。
台灣仍有許多的精密工業選擇不外移,但是市場要往全世界做。一樣是國際化,但是比起跟著產業外移,瑞士人的思考模式,值得我們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