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培養接班人的試煉瓶頸
- 陳致瑋
- 點擊數: 5075
一位接班人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一家企業能夠攻略市場,無論規模大小,沒有團隊一起打組織戰,再好的攻略計畫始終出不了門。這個問題涉及了「團隊」這個問題。團隊從哪裡來?怎麼培養?這是一個困擾許多中小企業的問題。
招募業務團隊銷售產品,招募生產團隊生產產品,這都不等於「培養接班人」。
接班人的養成需要經過系統性、計畫性、任務性的培訓,使具備「行人生財研總資管」八大企業營運功能的認知和實務經驗,未來才能具備接任公司決策、管控、營運等功能,時間短則18個月,長則5年以上。
這八大戰技需要多年的輪調、歷練、學習並內化。有意願將這八大戰技通達的人選就不多了,能夠通過八大戰技的培養更是鳳毛麟角。
行:需要通達行銷、業務、客服的營運經驗,知道市場生態、客情經營、訴願處理等概念。
人:需要通達行為心理學、適任度評量、職能評估、組織行為學、人事法規等操作。
生:需要能掌握供應系統,確保供貨和品質無虞,並且不斷深耕供應鏈,創造核心價值。
財:能做好資金調控,會計科目的運用,營運風險與內控的掌握,杜絕弊端。
研:具備將產品轉換成商品的眼光,知道如何出手,何時出手,為公司不斷創造新的成長波段。
總:知道如何統合公司的行政制度、各項管銷和資源的調度與控管,使公司不內耗於行政系統中。
資:具備駕馭資訊系統的知識,要能夠用系統而不被系統所困。
管:通達各種經營管理的知識,對於管理和策略學都需精練。
這是一個「人財」的投資概念。營運上也不能用短線來看,因為勝任於一個領域的專業不代表能夠營運統合整個事業體的運作。一位接班人必須精練許多的知能和技能,絕對要花時間,也必須觀察當事人是否能夠勝任。
主觀上也許大家會認為培養接班人是一個極為困難的任務。客觀上,其實不如想像中困難,只是過程中需要經歷的過程,許多人不願意花費心力投注其中,以致都很直覺地想要用花錢的方式解決這個問題,如挖角的選項。
事實上,培養接班人並無法用挖角解決問題。文化的差異和對公司內控系統的不熟悉,挖角來的經理人也無法在短時間內掌握所有的營運狀況與潛規則。挖來的人,事實上留任率相當低。適應不良後,不到一年內一定也會求去。
因此CEO想要交棒,想要擴大團隊的運作,想要發展多事業部或者是多營運據點,就必須認知到培養接班人,不是明年的事情,不是等到要交棒時才來煩惱的事,而是現在,立刻就要著手進行的事情。
對我來說,除非事情非我不可,否則無論是我自創的事業或者是我接任的專業經理人的事業,都一定要在3年內培養出可以接班的團隊。有人問我,有沒有可能1年?我想,這個問題討論下去並不會有答案,縱使要回答也不切實際。多半我也只能笑而不答,因為我知道沒有對方想要聽的答案。
要培養接班人,凡事事必躬親
身為一個事業的創辦人或者經營者,在沒有接班人之前,從立定決心要培養接班人之前,凡事都得事必躬親,直到有人可以陸續將事務工作接手過去為止。
如果今天想要用簡單的方式做一個人就能賺到錢的事情,那公司確實也不用擴大,因為請來的人都是幫手,他們都樂於聽命行事,但你一身的功夫、判斷力與風險控管能力,他們也無力承接,無心傳承。
以永續經營的心看待自己的事業。
這必須要從創業者的心境轉換過來。老實說,這並不容易,因為首先就要學習著放下許多事情。要讓自己學著不出手,縱使下屬犯錯,你也必須接受的忍耐心,並不是創業家習慣的思維模式。
以快打快,靈活應變,事必躬親,短線獲利,這些都是創業家的共同心境。只是要從這個心境轉變成長線經營,要能夠接受短虧長賺、學習成本、機會成本、風險控制、穩定永續、標準運作等概念,確實是要將腦袋中的思維狠狠地扭轉。
轉得來,公司便可以通過試煉瓶頸。轉不過來,就是續披戰袍,永遠都是親駕出征的主帥。說到後來,那個試煉瓶頸就是創辦人心中的門檻。
我自己不斷從創事業、接事業中去體會箇中的道理,也在創立致鼎人資之後,至今接了聯聖企管,再整合這兩家公司成為集團化運作,同時也協助許多業主克服許多組織發展過程中的難關,過程中,更加的深化我對培養接班人這件事情的信心和決心。
信心是,接班人是培養得出來的!因為自己就是這樣被培養上來的;決心是我必須這麼做,不然我脫離不了被各個事業體五花大綁的命運。無論任何事業,我都告訴自己:
「沒有人能做,就是自己跳下去做。當有人可以做的時候,就是自己功成身退的時候,因為接的人,無論質量都會比自己更好,因為自己拋磚引玉的示範,證明給大家看,事情沒想像中困難,又做得不錯,自然就會有人要承接。」
然後我的思考模式就必須從創業家思維快速轉換成經營者的思維。
困難嗎?
難度是有的,但,結果是很讓人開心的。因為我創事業的目的並不是要來突顯我自己的功勳,而是為了打造一個事業平台,讓更多的人可以安居樂業,讓更多的人可以從中創造奇蹟和實現生命價值。看見很多人在這個平台上發光成就,內心的喜悅難以形容。看到他們各個都有所長,也都比自己做得更好,說真的,怎麼會捨不掉呢?
大家一起來和合創造,將事業平台與根基夯實,每個人都悅意。
我的一位友人曾這樣跟我說:「轉念就等於轉變了內心的格局,就跟改變風水一樣。格局改了,風水就改了,運勢也就改了。這一切都從轉念開始。」
我從他身上學習了很多的轉念智慧,也讓我從接班、交棒的互動過程中學習了很多。這個瓶頸是一項功課,可從中獲得無數的體會和領悟。
最後要跟各位分享的是,轉不轉這個念都不影響公司現在的運作。交棒與否,這個問題也沒人能夠代替當事人回答。我想,從對事業思考的格局上去想,大家都可以找到自己需要的答案,也適合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