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轉型變革的必要性,不轉型將被時代淘汰
- 陳宗賢
- 點擊數: 4471
企業的轉型和變革
幾年來,企業界人士的對話大部分都是無奈、徬徨、無力、不知所措等。其實,仔細觀察推敲與探索,我們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
Y世代以前的領導者,他們有著這些共同的特徵。就是:
1. 守著過去成功的經驗模式與觀念認知
2. 活在自己的習慣領域
3. 賺慣了低廉勞力人工時的錢
4. 對外在情勢的變化快速不甚了解
5. 運用傳統的集權獨夫管理
6. 靠著勤勞建立企業
7. 比較相信自己的直覺
等等不勝枚舉。
事實上,我們得體認一件事,那就是台灣在過去的50年靠著韓戰、越戰、十大建設,以及日本和美國在國際分工的比較利益法則中將台灣視為海外加工島,再加上1970年代以前出身的一群勤勞打拼的族群和政府的保護政策,造就了興旺活絡的台灣企業。因此,我們實在是不能說我們厲害優秀,而是時勢造就了英雄。這便是為什麼現階段許多人會怨天尤人的時代背景。
反觀近10年來,台灣雖然有了PC產業的帶動持續成長,但也開始出現傳統產業的外移。殊不知這正是一個國家由落後進步到已開發程序必然會有的情境。但是不明就理的人就會怪罪政府、競爭者及法令。其實,這也正考驗企業經營的實力。因此我們不能再只是一味的靠天、靠他人的救濟協助而存活,而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成長。正如古語說的「自助而後人助」之道理一般。
在處於這種變化的情境中之台灣企業,應加速進行企業的變革與轉型,經營者更要勇於改變與追求成長,其實這並不是很難。
台灣企業擁有這些外在的優勢:
1. 優質的勞動人口
2. 不錯的經濟基礎
3. 經驗豐富的外貿實力
4. 良好的資訊環境
5. 開放的自由經濟體制
所以,企業就應充分的運用並且加速下列的提升:
1. 經營模式的改變,採用分權管理,運用自主經營
2. 強化行銷能力,創造行銷與創意的利潤
3. 建構經營團隊,淡化個人色彩
4. 運用制度化與知識管理,提升經營品質
5. 加速學習成長,創造知識產業的優勢
6. 提升產品、服務價值與形象
7. 區域經濟與世界接軌
總之,企業的轉型改造並不困難,這完全在於經營者的決心與落實執行。若能將當年的創業家精神用在於轉型變革,那將更是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