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對策 立足亞洲
- 陳宗賢
- 點擊數: 3247
企業如何走出台灣的四個對策
台灣企業如何走出台灣,立足亞洲?對於這樣一個主題,近來有很多感觸,最大的感觸就是台灣本來有很好的機會,可惜自己把自己做小了。
之所以自己把自己做小了,其一是因為完全不懂得如何做好規劃,就以「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方法來處理。
其二是因為太追求短利,沒有做長遠的思考規劃。例如這25年來把台灣的資金、技術、人力全部奉送到中國大陸,讓它快速上來,讓紅色供應鏈掀起的海嘯橫掃全世界,造成全世界的蛻變,而台灣還是沒有警覺到。
其實,無論國際情勢如何變化,台灣都有很好的地理位置、很好的經濟資源條件,只是因為沒有去做規劃,沒有放眼去做整個佈局,因此沒能很清楚地知道我們的路應該怎麼走。
我們的路應該怎麼走?
回顧台灣企業的過去與現在,能夠發展得很好,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OEM的優勢
台灣有非常多的企業,不管是製造業,或是買賣業、零售流通業、服務業,都還活在過去的思維、過去的習慣。台灣能有今天,都是OEM的優勢造成的,而不是台灣有多厲害。
二.優質的勞動力
台灣人的勤勞與聰明,再加上日本統治過台灣50年,讓台灣可以很快速地與日本接軌,日本願意把很多技術移轉至台灣,也願意把很多訂單下給台灣,這就讓台灣擁有很好的生產技術,可以從OEM的基礎快速學習,讓台灣OEM橫掃全世界。
然而,這個優勢在2000年就漸漸喪失,到了2010年幾乎被中國大陸取代,現在又被東協國家取代,因此我們必須了解並正視這樣的經濟板塊移動。相較於台灣企業是以個人的力量在打,中國大陸企業則是以國家的力量在打,孰優孰劣,顯而易見,我們要小心。
三.順勢的崛起
1970年代台灣代工生產消費性電子產品,開始跨入電子產業領域,也為電子產業未來的蓬勃發展奠下基礎。我稱它是「順勢的崛起」。這個「順勢的崛起」讓台灣在1980年代很容易地就進到PC產業領域,然後在1990年代台灣的PC就橫掃全世界,到了2000年代全世界的PC幾乎都是台灣的天下。
然而,到了2010年就開始不一樣。這個「不一樣」的關鍵就在技術的變革、新世代的崛起,不僅年輕世代是新世代,產業、經營模式也是新世代,因此過去大家迷信「順勢」好像就能做,現在則不然。最明顯的例證就是這兩年台灣電子產業賣得很辛苦,幾乎全面潰敗,連半導體產業在全球的領導地位也被打擊。
因此,我才會不斷地跟大家強調,不要活在過去的榮景裡。可惜的是,有的人聽不進去,因為他覺得現在就做得不錯,不需要改。
四.互補的中國崛起
1990年代台灣與中國大陸的關係是互補的,台灣擁有的優勢是市場、銷售,中國大陸擁有的優勢是代工,這樣的互補關係讓台灣可以在過去活得很好,但是現在中國大陸乘勢崛起,台灣與中國大陸的關係已變成競爭關係,我們若是沒有留意,就會被取代超越。
換言之,台灣企業面對的未來,有以下幾個趨勢:
一.中國和東協的取代
不要認為東協國家對台灣的態度還是友好的、有好感的,這是過去30、40年的態度,現在已經轉變了,它們的企業現在都是歡迎習近平,不理台灣。
換言之,商場是很現實的,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誰強,人家就靠過去。因此,中國大陸上來了,我們就必須面對這個險勢。
15年前我就提醒企業,不要把生產基地放到中國大陸,但是可以去做它的市場,因為它的市場非常大,擁有14億人口,現在又取消一胎化政策,人口會快速增加。可惜的是,台灣企業的行銷能力不強,把這個市場蹉跎掉了,而這一蹉跎掉,要再進去就沒那麼容易,因為我們已經被取代了。
二.人力的短缺與確幸
2016年開始台灣的大學生會減少2.5萬人,未來10年台灣的勞動市場會有很大的變化,最顯著的變化就是勞動力確幸。勞動力確幸的意思就是他不想有所作為,對人生也沒有很大期望,但是可以到旅展瘋狂地搶購餐飲住宿優惠券。
當然,確幸不是台灣的專利,24年前日本就因確幸讓國家經濟低迷了20年,因此我常提醒台灣的企業與上班族,台灣落後日本20年,台灣正在走日本走過的路,但是日本有條件確幸,台灣卻沒有。
因為日本人口有1.2億人,它的內需市場養得起一個產業。反觀台灣人口只有2300萬人,扣掉外移人口與年長年幼人口,剩下有消費能力的支撐者只有1200萬人,這1200萬人的內需市場能夠有什麼作為呢?
因此,人力短缺、確幸,再加上優質人力離開台灣,確實是台灣很嚴重的致命傷。
三.工業4.0趨勢
工業4.0指的是「雲端×自動化×物聯網」。
其中,自動化不只有製造業才要自動化,買賣業、零售流通業、服務業也要自動化。製造業的自動化指的是生產設備。未來機器人會取代人力,用的人力會愈來愈少,換得的是生產穩定、效率提升、品質穩定。這是企業一定要面對的情境。
再者,企業還要面對的情境是互聯網(Internet)時代的到來,或稱網路經濟時代的到來、創新經濟時代的到來。這是新的經濟模式。
換言之,工業4.0的趨勢是抵擋不了的,如果我們還在用過去的方法經營過去的商品,我們就會輸掉。台北市五分埔商圈原本有2000家商家,現在倒閉了一半,並且還在持續萎縮中,就是很好的例證。
四.國際關稅的保護
中國大陸主導的RCEP(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與美國主導的TPP(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跨太平洋夥伴協定),全東亞地區只有兩個國家進不去:一是北韓;二是台灣。那麼Made in Taiwan的產品將來該怎麼辦?
除非走上藍海、走上獨特、走到專有,否則Made in Taiwan的產品絕對走不出去。因為一走出去就要被課關稅。而相較於Made in China的產品是零關稅或低關稅,Made in Taiwan的產品該如何與之競爭?
台灣進不去RCEP是因為中國大陸在主導,台灣進不去TPP是因為我們自己不進去,這就是台灣自己把自己做小了。
如何解套?如果是製造業,就要往東協國家發展,發展模式可以是台灣製造、東協出口,如此報價優勢就有。如果是買賣業或服務業,就不一定要離開台灣,可以透過網路經濟做全亞洲的生意,台灣接單,快速物流配送。
五.新世代的創新經濟
新世代包括網路經濟和創新經濟。文創就屬於創新經濟,但是文創在台灣的存活率只有3%,台灣把資金投進文創,多數都會燒掉。中國大陸因為國家有錢,因此不怕燒錢。
面對以上五個趨勢,台灣企業如何走出一片天?變革是必然的。變革的發展重點就在:
一.國際佈局
不一定要離開台灣,因為現在網路經濟非常方便。以1995~1997年我主持的企業為例,我在2年7個月創造550億元的營業額就沒有離開台灣,我是在全世界18個國家設立分公司,如此就可以把台灣的品牌變成世界級品牌。
二.併購聯盟
我倡導併購聯盟的主張已經20年,但是因為很多人都私心過重,覺得賣公司是一件錯誤的事情,因此都無動於衷。其實,併購有兩個意思:一是我們去併購人家;二是我們被人家併購。但是我們被人家併購,不一定要全部賣掉,正如清華紫光併購力成,只有入股25%,它也說明不會牽涉經營權。
因此,我們必須改變思維。台灣非常需要進行整合,整合就代表併購與聯盟,這是我們應該走的一條路。台灣有這麼多的中小微型企業,如果可以整合,就是中大巨型企業。
三.跨界經營
跨界指的是跨出我們現在的範圍。跨界經營指的就是我所倡導的「同心圓理論」的第三個圓。
同心圓理論的第一個圓是我們的本業,第二個圓是我們的延伸產業或周邊產業,第三個圓則是跨業或跨界。以鞋業為例,鞋子是本業,包包、襪子、內衣褲也賣,就是延伸產業或周邊產業,年菜也賣,就是跨業或跨界。
誰說做鞋子的不能賣年菜?我倡導的是從BIG DATA到DATABASE,再從DATABASE到DATA MINING,這是工業4.0自動化下該做的事情,因此跨界經營,任何產業都可以做,關鍵是在我們的DATABASE整建了沒?DATA MINING做了沒?
四.藍海創新
台灣的中小微型企業沒有資格玩紅海,因為資金不夠大、行銷業務能力不夠強。台灣的中小微型企業只能玩藍海。
藍海指的是我的TA(Target Audience)是小眾,我的產品是獨特、有差異化,如此一來,我的價格就不會太差。
換言之,只會低價賣的公司是一家沒品的公司,喜歡殺價的公司是一家沒有格調的公司,必須創造價值才有機會。創造價值是台灣所有中小微型企業都可以做到的事。
如何創造價值?就是個人腦袋要有藍海創新,企業經營模式要有藍海創新、商品要有藍海創新。從藍海創新來思考、找到最適合我們立足的地方。
以中國大陸市場為例,它的14億人口是不是都是我們的TA?絕對不是。從它10%的人口掌握全國64%的財富來看,我們只要能夠做到最富有的那1.4億人市場就會很好,那1.4億人就是我們的TA。
同理,東協市場有6.5億人口,貧富懸殊相當嚴重,假設只有10%的人是我們的TA,那麼我們也只要針對最富有的那6500萬人市場去做,就會很好。
談得再遠一點,19世紀是大西洋經濟時代,20世紀及21世紀是太平洋經濟時代,2030年以後會是印度洋經濟時代,這個時代會走100年,台灣企業要做國際佈局、藍海創新就不能忽略。
誠如辣椒大的反而不辣,小辣椒才辣,台灣企業要發展,就要走小辣椒路線,辣到讓人家對我們記憶深刻,我們就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