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企業經營的成長障礙

企業經營的成長曲線不會一直都是陡直的上行斜率「↗」,通常都會是階梯狀上行。若以生命週期理論觀之,就是分成4個階段:導入期→成長期→成熟期→衰退期。


當企業進入成熟期,就意味著學習曲線的高原期徵兆已經出現,企業不再進步,轉而陷入停滯。若是沒有創造第二曲線,下一步就會往下衰退。若是有創造第二曲線,下一步就會往上提升。

而高原期的徵兆為何?就是業績成長率低於20%,淨利成長率低於30%。換言之,不論組織規模大小,當我們的業績沒有每年都有20%以上的成長,當我們的淨利沒有每年都有30%以上的成長,就意味著我們步入高原期,遇到經營成長的障礙。



通常一家企業會遇到的經營成長障礙不外乎有四:

一是本業成長的趨緩

二是習慣模式的堅持

三是拓展挑戰的質疑

四是資本投資的猶豫。



本業成長的趨緩


企業經營,守住本業(現有產品與現有市場)並沒有什麼不對,只是業績不會大幅成長,拚死拚活最多只有20%的成長。

成長要突破20%,就要導入我倡導的「同心圓理論」:

第一個圓是核心本業;當第一個圓茁壯後,就要跨出本業,發展第二個圓,加賣本業的延伸或周邊商品,有加賣,業績就會數倍增;當第二圓茁壯後,就要發展第三個圓,加賣與本業無關的異業商品,有加賣,業績就會十倍增或百倍增。





正如我長年以來協助的一家鞋業連鎖,從賣皮鞋,發展到賣襪子、包包,再發展到啟動團購、郵購、網購等通路,什麼都賣,連寢具也賣,因此能在同業都在沒落時,還能一枝獨秀。

若是它當初仍堅持賣皮鞋,沒有發展同心圓的第二個圓與第三個圓,基於穿皮鞋的人愈來愈少,再加上年輕世代買鞋不喜歡入店買,只喜歡上網買,它必然與同業一樣陷入沒落。



習慣模式的堅持

企業經營,習慣靠經驗決定所有一切,並沒有什麼不對,只是因為現在面對的是詭譎多變的環境,過去環境累積出來的成功經驗不一定管用。

若是還在迷信經驗,就容易做出錯誤決策,導致我們有了今天卻沒了明天。若是還在堅持這個習慣模式,就會變成彼得.聖吉在《第五項修練》中提到的被煮熟的青蛙,在不知不覺中往生。應該破除這個習慣模式,放下莫名的堅持,才不會一夜之間就垮掉。

台灣過往10年有很多有資歷的成功企業在一夜之間垮掉,都不是因為他們不努力,而是因為他們對自己的成功經驗有莫名的堅持。這一點,我們應該小心,不要重蹈覆轍。



拓展挑戰的質疑

走出台灣,拓展國際市場,是台灣企業的必由之路。然而,很多做民生必需品或餐飲業的業者都會質疑:「我的行業可以到海外去嗎?」其實六角就是很好的範例。它不只賣飲料,還賣豬排、牛肉麵、火鍋。它從台灣發跡,現在光是日出茶太在全世界的分店就有上千家,整個集團的年營收約50億元。這就是它勇於挑戰現狀、不斷拓展國際市場的收穫。我們應該好好觀摩學習。

除六角外,鼎泰豐也是很好的範例。雖然它拓展的海外分店沒有六角多,但是它能成功拓展出去,靠的就是在地化,諸如它在印尼分店賣的南洋美食,在台灣分店就吃不到。

可見,走出台灣,拓展國際市場,並沒有產業行業的限制。然而,還是有很多企業都在原地踏步,不敢走出去。無論原因是出在資源不足,還是對當地不熟悉,我們都要認知到,台灣不是不好,而是市場規模會愈來愈小,光是埋頭努力,沒有抬頭看看外面的世界,當世界發生變化,我們沒有未雨綢繆地做好準備,當海嘯一來,我們就跑不掉,會被海嘯湮滅。


對資本投資的疑慮

何謂資本投資?主要有研發投資、設備投資、人力資源投資。除此之外,布建海外據點必備的物流倉、物流配送,也需要做資本投資。

常有製造業者問我:「教授,您常常要我們做國際布局的資本投資,難道我們不能在台灣做資本投資嗎?」

我的回答都是:「可以,在台灣,你也要做資本投資,不能再期望雇用大量勞動力來工廠工作。」

因為台灣的年輕世代都不願意到工廠工作,台灣的生產線勞動力已經在用移工。為了避免生產線一天到晚在缺人,解決對策就是導入工業4.0的全自動化生產。如此一來,買相關設備或系統,就需要做資本投資。



當然,除此之外,囤貨也需要做資本投資,亦即要有庫存才能銷售。

正如我在1月就提醒我輔導的企業要趕快囤貨,即便沒錢,也要借錢來囤貨,因此當大家都因為中國停工停產而斷貨時,我輔導的企業就能因為有貨而不愁吃穿3個月。

我舉此例,也是要提醒大家,資本投資不能猶豫。要加強資本投資,才能提升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