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回饋的迷思
- 編輯室
- 點擊數: 3326
讓回饋成為很自然的互動模式
想想,您的公司平時是否有鼓勵員工多多發表他們的看法,讓回饋成為彼此很自然的一種互動模式?
其實,無論是部屬或是上司,相互意見回饋的施與受是企業進行營運調整、改善與維持的很重要一部分,然而,一般所謂的相互回饋,卻都可能陷入以下的迷思,因此特別提出幾點與大家共享。
一、回饋的時效性
回饋,我們有做啊!公司年度績效考核就是啦!
這句話聽來不無道理,公司一樣有做,但是平時的表現卻得等到年度績效考核時才能獲得回饋,那就缺乏時效性了。
正所謂打鐵要趁熱,一旦員工提出相左的看法,不論好與壞,立即與員工回饋互動是必要動作。畢竟回饋的目的不是在評定員工個人的良窳,而是在建立員工個人對公司「視如己出」的觀念。所謂唇亡齒寒,一旦了解這樣的道理,就可讓員工與公司建立更一致的共識。
而且,人都有察言觀色的本領,有道是見賢思齊,有人帶頭先做了,自然就會有人跟進。不過,此時主管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也就是在互動過程中,要對事不對人。唯有如此,才不會因為個人的情緒而有不同的回饋,彼此的回饋也能更直接,接受度也就能更高,相對的回饋訊息也就更正確。
二、表現良好的人不需要回饋
如同成績再優秀的學生,也得經過考試來了解自己的強弱。因為人非萬能,所以即使表現再出色,同樣也需要別人的意見回饋。而且,團結力量大,一個人的頭腦永遠不太可能比得過一群人的頭腦,再優秀的人也會有考慮不周詳的層面。
因此,主管若是可以在旁稍加提點,相信未來在處理相關的事件時,事情可以更周全,進而產生更大的效益。
三、不輕易給予讚美
有的管理者會害怕讚美讓員工恃寵而驕,因此不吝於給予讚美,然而,適度的讚美會讓人做起事來更有活力,衝勁十足。
由於讚美的出發點是為了激勵員工士氣,故讚美時應將其理由具體表達而非流於形式。例如,「你這個人實在是太棒了」應該改為「你所提的銷售策略為公司帶來很大效益,實在是太棒了」。簡單的一句話,若可以振奮人心,何樂而不為?
四、不在位者,不謀其政
柯林斯的《從A到A+》這本書曾提及,企業最重要的就是人,企業若想追求卓越,每一個人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因此,公司平時可以多多鼓勵員工提出看法,塑造員工樂意提供意見的工作環境。不管看法為何,員工願意真誠地將看法表達出來,不必擔心因噎廢食,更可一併解決下情無法上達及小組織的問題產生。
例如,公司可以放置員工意見箱,當員工提出的意見具有實質效益時,公司可以給予獎勵表彰,如此就可促進員工願意提出更多更好的想法。不過,對於員工的回饋,公司上層仍要有其評判的標準,不是人云亦云,人云亦云就失去了溝通回饋的意義。
其實,正面的回饋有其一定的效益,可是當原則掌握到時,尺度的拿捏就得視每家企業的文化與願景而定,而您是否也有上述的迷思?現在就為公司檢視一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