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收要倍增,就要打造全通路
- 陳宗賢
- 點擊數: 3477
企業經營的三大分水嶺
台灣企業經營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以2000年為分水嶺,2000年以前是過去,2000年以後是現在,2020年以後是未來。不管中美貿易戰打得如何,台灣在2020年以後都會進入一個新的情境。
台灣企業經營的過去,有三大特點:
1. 一切以代工與加工為圓心發展
2. 內銷以實體通路為主
3. 絕大部分是獨資的中小企業
台灣企業經營的現在,有四大特點:
1. 外銷以上游與中游為主
2. 已進化為ODM的代工模式
3. 已在中國與東協布局
4. 內銷已發展為虛實整合與鐵道賣場經濟
台灣製造業過去以代工與加工模式創造了台灣經濟奇蹟,現在也因代工與加工模式告別了台灣經濟榮景。因為隨著台灣的勞動成本拉高,台商開始外移,過去是西進中國,現在是轉戰東協、印度與非洲。而中美貿易戰一開打,中國台商就受傷慘重,若要繼續守在中國,就只能做它的內需市場,外銷沒有競爭力。
要做外銷,生產基地就要放在東協。東協10國中,越南曾是全球最熱門的生產基地,但是隨著越南工資大漲,現在的越南已變成市場,不再是工廠。工廠要移到越南的周邊國家,諸如柬埔寨、泰國、菲律賓的產業聚落,才有競爭力。若要回流台灣,工廠就要進入工業4.0,才有競爭力。
因為台商製造業多是勞力密集型產業,因此從中國撤出的台商只有10%回流台灣,90%都是轉戰東協。而如此依然故我、沒有轉變的下場,就是愈做愈辛苦。
若以內銷觀之,過去是實體通路的獲利大於虛擬通路,現在是實體通路只有超市在成長、賺錢,量販、百貨、街邊店都在衰退、虧損。因為消費力正在轉往鐵道(高鐵站、台鐵站、捷運站)經濟、賣場經濟、商城經濟、影城經濟。<推薦閱讀:營收要倍增,先給品牌價值加碼!六個經營策略,你執行幾項?>
虛擬通路的獲利也沒有我們想的那麼亮麗。七大電商平台中,只有momo、博客來、創業家兄弟是賺錢,其餘4家都是虧損。虛擬通路會快速蓬勃發展上來,主要是因為網路創業太容易,但是根據統計,網路創業能撐過第一年的只有5 %,能撐過第五年的只有1%,可見倒閉率很高。
如何擁抱未來?著力點有三:
1. 發展國際布局
2. 建立產業鏈
3. 內銷更加突顯虛擬與商城賣場通路
因為國際貿易會漸漸式微,區域經濟會成為主流,因此我們的經營模式不能再是守在台灣,台灣接單,台灣出貨,必須改成台灣接單,第三地出貨,產與銷都在區域內,台灣只負責聯絡與管控,如此才能得到交期短、關稅減免的好處。而產與銷都要在區域內,我們就要整建在地化的供應鏈與通路鏈。
若以內銷觀之,因為消費傾向網路下單,超商取貨,因此我們不能只做虛擬通路,也不能只做實體通路,必須虛實整合,才不會踢到鐵板。
若要營收倍增,關鍵有四:
1. 運用同心圓理論規劃新市場與新商品
2. 進行國際布局,發揮在地化效益,提升競爭力
3. 導入集團化經營模式,創精緻價值
4. 整合綜效
同心圓理論的經營模式如下:
當第一個圓守住後,要獲利倍增,就是往第二個圓發展。當第二個圓守住後,要獲利十倍增、百倍增,就是往第三個圓發展,成為同心圓。它意味著我們不要只賣現有商品,要視客戶要什麼就準備什麼給他,如此,獲利就翻倍。
在地化的經營模式是要找在地的工廠幫我們代工,找在地的通路幫我們銷售,找在地的物流幫我們就近供貨。它意味著什麼都要自己來,就會力有未逮。利用當地現成的資源,利潤分享出去,速度就快。
集團化的經營模式是要規劃策略地圖,先手經營,然後導入分權管理,整合菁英團隊,運用BU模式,提升組織戰力。
整合綜效的經營模式是善用併購與策略聯盟(有錢就併購,沒錢就策略聯盟),整建產業鏈(供應鏈×通路鏈),實現虛實整合的全通路運作,內外銷並行,運用ODM與IPO(國際採購作業)倍增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