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的衝擊,台灣如何自處?

2012年歷經過國際經濟情勢與金融情勢的衝擊,加上國內政策的失當,讓台灣處於:

1. 外資止步與流失,成為全球排名210名的國家。
2. 連續五個月外貿總值衰退,造成產業低迷。
3. 股市市值蒸發,末端消費不振。
4. 國民所得位居「四小龍之末」,失去應有競爭力。
5. 產業加速離開,就業機會更降低,失業率提升。
6. 經濟成長率已跌破2%,前景不樂觀。
7. 國外的高薪挖角,人才外流嚴重。

有鑑於此,台灣所有企業均應有所警惕,不能再安於現狀,習於過去的經驗與情境,為此本人特提出以下之建議供參考:


應有所「變」

1. 不能以當下自滿,應規劃企業的國際佈局,避開FTA的限制。
2. 加速在亞洲地區,尤其中國大陸與東協國家佈建通路,因為台灣內需太小。
3. 要跳脫一定自製的迷思,加速IPO的產品規劃與產業鏈的建置。
4. 加速建立經營管理團隊,不能一直期望挖角撿現成,要落實自我訓練養成「國際化團隊」。
5. 改變過去的OEM與等訂單、等客人的被動習性,加強創新與創意的技術與商品開發,提升利潤與競爭力。
6. 多與外在接觸與觀摩,改變自滿與自我感覺良好的封閉思維,國際市場與技術變革與流行趨勢變化非常快速。


應有所「不變」

1. 守住「本業」並加以提升,因為本業是大家最熟悉與拿手的,只要更精緻與精密就有競爭力。
2. 更加專注與用心地落實經營管理,決策絕對要「中央集權」,不宜等待執行者的想法,因為會有認知落差。
3. 將營運總部建置於台灣,因為我們熟悉國內生態與法治,會減少風險危機。
4. 善待有績效貢獻與願意共榮共存的「優質人員」,因為目前這種人才太少,所以我們更應重用或採BU制,莫因其有「異見」而流失。

綜合上述,我們還是要認清,不論外在如何「變」,事業總要「永續經營」,所以此「十大建言」的提供,是針對有心的中小微型企業所做的。常言道:「轉念,一切就順心。」想來也是,我的座右銘是:「與其抱怨,不如改變。」願以此與大家共勉。最後,再提供我堅持的經營三部曲:

1. 創利經營
2. 質變優化
3. 擴大版圖

期勉大家會更好與做好來年的「經營目標計畫」,讓我們更成長,更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