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客觀的數據替自己背書,更有說服力

表達的精準度習慣在於使用客觀的數據來精確佐證自己的論點。表達時引用資料,可以增加你說話的專業性、權威性及可信度。

利用數據化、具體化、時間化的思維來養成好習慣

這需要平時養成良好的蒐集資料習慣,看各種數據報告的習慣,或良好的閱讀筆記習慣,有時候還需要靠強記,確實有些資料背起來,日後用起來很好用,不需要翻書,查找資料,特別是常常要用到的數字、日期、人物、原理等。

大學開始就要常寫報告,寫報告一定都要引經據典。這習慣大家都知道,因為在學術與專業領域,引述資料來佐證是表達力與說服力的基本功,不然就會變成「我覺得,我認為,我想……」。

問題是,你的主觀認為沒價值啊!因為每個人都有一個角度、一種感覺,但缺乏可重複驗證與被檢驗性的客觀事實,因此表達時,常常用第一人稱,我我我、我想、我認為、我說等等的話,聽久了,聽的人就會感到不耐煩,而想要知道,你除了覺得之外,還有沒有做過?有沒有實證經驗?有沒有辦法引據其他人的成功案例來背書?

成功者的好習慣

所以簡單來說,3個要領掌握好,任何人都可以展現成功者的表達風格:

1. 下結論前,先引述其他成功者的經驗事實或數據。
2. 若提供做法,務必要同時提供具體的做法及執行參數。
3. 若講到執行細節,務必要帶入日期或時間,以供參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