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運用一例一休提升管理績效?

因應一例一休的新制,這確實為企業帶來許多實質上的衝擊,相對大部分的產業而言,不管是對於新制的重新理解或是各自理解,都要開始考量企業發展與實際執行的層面。

然而,選在年底的時間軸去進行制度的發布,也讓企業的主管與人資有著措手不及的因應,不只是對於新制的不熟悉,還有實際執行時要如何將管理與制度做更好的連動,這也是另一個關鍵重點。

因此,在此提供相關檢視流程給企業參考。


先了解制度對於企業的影響層面為何

雖然一例一休上路,但是此次並未修改所有的法令,包含了變形工時並未列入,因此對於本來就是變形工時的企業,至少還是可以保有一定的彈性。但是不管是哪一種工時,不妨都先重新檢視原有制度,再來看看實際被影響的有多少。

回到企業因事設人的角度,這也是一個可以重新檢視企業的機會點。因應自動化時代來臨,所有的過去經驗,必須老實的說,已經無法同一戲法變到最後,各種條件的不同,讓變數有著更多的可能,這些制度面排列組合的選項,到底哪些可以雀屏中選,其實每家企業或是產業都不盡相同。

再加上這幾年市場與趨勢變化莫測,著實無法從長期來做精準的預估,建議可以從企業短、中期目標來看。甚至也要重新評估企業的服務項目與流程,因為開始發現,不管是哪一種消費市場,電商時代來臨,精準服務與行銷、銷售已被新的模式所顛覆,本來企業所在的立場也可能因為各種產業結構的改變,而有了不同的定位。

上述,也是讓我們要重新思考的定位點。而從這些再來檢視制度需調整的需求性,才能有更客觀的執行方向。


檢視目前的人力狀態

此外,有著短、中期的目標規劃,也才能進一步將現有的人力套到事項上,重新盤點現有人力的可能性。

許多的例行性功能,相信近2年內會陸續被發展及取代,這就像是幾十年前,從人工作帳轉到會計系統一樣,過去的會計專業其實已被電腦的邏輯所替代,要用的人反而是能夠接受系統且能精準執行的人。同理可證,這些我們現在認為不可被取代的核心價值,很可能在一夕之間就失去,反而要重新思考自己能夠發揮之處為何。

因此,在對應的過程,企業要檢視的不是人力有多少數量,而是人力有多少核心競爭力,因為這也是接下來要能在市場上贏得商機的非常重要基礎。


讓有意願的人可以成就

另外,在人力狀態與未來的需求對應之後,再來要檢視的是如何進行人力素質的提升,可將時間軸以2年作為安排。

機器人的時代,這是一個我們一定會面對到的狀態,只是並非所有的事都會被取代,所以在盤點之後,要開始安排有意願者進行儲備。在儲備的階段,除了同步接軌與替換需要的功能外,有意願者也要學習接下來應具備的職能。

其實,機器人並非萬能,還是要因應企業的需求來進行銜接,才能對企業產生貢獻,所以要能彼此配合這些流程,則需要有人來規劃與設計執行。

此外,工具的目的,也是在減少出錯的頻率,減少內耗的機率,所以如何在流程中找到對企業的貢獻與價值,已不是既有的想法可以產出,這就需要有人依據對於企業的熟悉來加以運用及調整。


新休假提升公式:愈放愈有績效

2017年恰好有許多連假,對於有些企業而言可能是困擾的,擔心是否因此放假就會導致大家的工作效率不佳。其實,我們可以從另一個角度看,鼓勵大家該休假時休假,但是工作的品質一樣要維持,同步還要用KPI的績效概念來操作,以公平公正公開的方式來要求同仁,讓大家的目標可以再因為有共同的指標而聚焦。

再者,並非所有的事情都是以時間來看產生的價值。若能1小時做完,為何要花2小時達到一樣的績效,然後再讓KPI績效連動獎金?因此,回歸到讓績效與實質的收入成正相關時,就不是單獨以時間來論個人價值。

此外,也可以再鼓勵同仁,事情能夠如期甚至提早做完,可用特休結合連假一起休長假。不妨鼓勵年初大家一起提早規劃,一來可以提早找到有人可以代理,二來若有遇到同時休假,也可以提早協調。所以,以效率的達成作為休息的規劃,也是一種可以參考的方法。另外,讓大家在用心工作達到績效之餘,也可以盡情安心地放假,讓適度的休息增進工作的效能。

其實,一例一休只是政府提出的政策之一,政策無法改變,企業若要一步一步永續經營紮實地走下去,與其消極的抵抗,不妨將每次政府所施行的政策作為企業自己的健檢方式,如此既能使每次的政策讓企業化「煩」為「轉」,也同步在一例一休下,為企業帶來管理績效的提升。